据《史记·汉兴以来诸侯年表》代国记载:(文帝)“ 二年(前178年)二月乙卯初,王武元年,武,文帝子”。“三年(前177年),徙淮阳”。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,又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刘武,封为代王,代国都城仍是中都。文帝三年改封刘武为淮阳王。“四年(前176年),太原王参(文帝第三子)更号为代王,三年实居太原”,文帝四年,将他的第三个儿子太原王刘参改封为代王,但都城仍在晋阳。中都成为代国的下属城邑。汉武帝“元鼎三年(前114年),王徙清河,国为太原郡”, 这一年,汉武帝将代王改封于清河,代国为太原郡,中都成为隶属于太原郡的一个县。此后,据《汉书·武帝纪》记载:武帝元封“四年(前107年),幸中都宫殿,上见光,其赦汾阴、夏阳、中都死罪以下,赐三县及杨氏皆无出今年租赋”。由此可见,在汉武帝元封四年,他曾亲临祖父及父亲生活过的中都城,并赦免了当地的罪犯和当年的租税。
从汉代元鼎三年(前114年)中都成为太原郡的属县后,五百多年间,无论朝代更迭,其隶属及地理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。此后,据万历《汾州府志》卷二古迹平遥县记载:“中都城,魏时废,其县属平陶”。另据1999年版《平遥县志》记载:“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,中都县治所迁至榆次县境,中都故城遂废”,此外民国版《榆次县志》卷十四旧闻考也记载:“中都故城,在县东南十五里,一名内都城,今合流村西南老孤崖,旧传有城,或即其处”。综合相关资料可见,从战国秦惠文王后九年(前316年)以前,直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中都县迁至榆次,中都城在平遥这片土地上存在了近八百年。
中都故城迁至榆次县境,距今己有1500多年了,那么,当年的中都故城的位置,在今天平遥县的什么位置呢?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关于中都故城的记载,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《水经注》,据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侯甲水迳祁县故城南, 又西迳京陵县故城北, 又西北迳中都县故城南,城临际水湄”。侯甲水,就是今天祁县的昌源河,又称沙河,发源于武乡县侯甲山,京陵县故城在今平遥县东七里阎良庄村东,由于河流千百年来不断的迁徙改道,我们从中已无法准确的来对应当年中都故城的位置了。
此外,唐李泰《括地志》称:“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二里”;唐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汾州平遥县称:“中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”;《太平寰宇记》平遥县称:“中都故县在县西十二里”;成化十一年《山西通志》卷之七古迹称:“中都城:在平遥县西十二里”;万历《汾州府志》卷二古迹平遥县称:“中都城,在县西北十二里”;康熙十二年《平遥县志》卷下古迹志称:“中都城:在县西北十二里”;康熙四十六年《平遥县志》卷之一星野称:“汉文帝中都城,在县西北十二里”。在这么多关于中都故城的历史记载中,我们有两点需要考证的地方,首先,是距离问题,我国古代一里的长度,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一华里的长度是不相同的,周代至汉代,一里是今天的415.8米,此后直至清代的一里是今天的576米,到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我们的一华里才确定为500米。由此来看,唐李泰《括地志》记载中都故城距今平遥县十二里,换算成今天的华里应为13.82华里。另外,历代史料记载中都故城的方位,共有西、西南、西北三种说法,在平遥古城西南12华里的双林寺,寺中北宋大中祥符四年(1011年)的《大宋姑姑之碑》载:“古迹城边, 紫阁压中都之左, 故知中都城者, 古基址也, 年代深远, 溃坏囗基, 城名不朽于今时。寺囗垣传于古迹中都城者,始自大齐武平年代之前,重修寺于武平二年,立于中都城之东,上门镇也。当年寻远,特敕囗赐中都寺牌额,为铭碣院记,充亿古不朽之名,立万劫津栋之号。”双林寺,古称中都寺,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(571年),距中都迁榆次县仅123年,其始建年代当在中都迁榆次前,因此,今天双林寺的位置即是当年中都寺的位置,另据碑文看,中都寺建于中都城之东上门镇,则中都故城当在今双林寺西,同时,在双林寺东约两华里处,现存尚有一座中都桥,根据1999年版《平遥县志》第二十二编文物中记载:“中都桥:古西河桥,一各惠远桥,俗称中都桥”,该桥名中都,可见中都故城应距此桥不会太远。综上所述,中都故城应在平遥古城西南13.82华里处。
整理上述的所有要件,再对应我们今天双林寺的周边地域,符合这些条件的,只有距双林寺西不足3华里的杜村,而今天的杜村,又恰恰保存着一座周长约4.5华里的古代城垣。1999年版《平遥县志》第二十二编文物中有:“杜村堡: 平面呈矩形, 四周有夯土堡墙围垅, 东西长约700米, 南北宽400米, 始建年代不详, 据传, 堡墙明代已有之, 墙高10米, 墙头砖砌垛堞, 墙顶宽2—3米,东西南北各有门一座”的记载。另外,查成化十一年《山西通志》卷之三城池:“祁县城,周围四里三十步”;“临县城,周围三里五步”;“ 五台县城,周围五里四十步” 来看,杜村堡完全符合城的构成要件。同时,村中还历代传颂着一句:“先有杜村堡,后有平遥城”的俗语,也说明了这座城垣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综合各方面的史料来看,距今天平遥古城约14华里的杜村古城,即是始建于战国,兴盛于汉初,迁建于北魏,保存至今的中都故城。平遥的中都故城,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古城,在中国的历史上,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,随着平遥古城的发展,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对这座古城的保护和研究,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。
来源: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
发布: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
责编:明 德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