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由來
編輯
日治時期的民雄有三位富豪,地方上稱為「三大舍」:第一舍何立為是民雄鄉第一任鄉長,人稱「阿立仔舍」;第二舍陳實華,為民雄五穀王廟主委,人稱「阿賊仔舍」;第三舍劉容如,地方稱「劉員外」[1]。劉容如為當地士紳劉玉崗的曾孫,在斗南、大埤,南到水上、太保都有不少土地[2]
1929年,劉容如見陳實華在豐收村興建一座豪華的辰野式裝飾風格的洋房,在比富的心裡下,斥資在義橋(今興中村)蓋了一座洋房一別苗頭[1]。劉家後代表示,在此建劉家古樓的原因有風水考量,地理師獻言該庄住處是龍喉,臺灣縱貫鐵路會破壞風水,必須興築一高樓背靠小丘,西望牛稠溪,方能穩住龍脈風水[2]。
此洋樓含庭院總占地1,200坪,庭院有噴泉水池、樓台亭榭,建物雕欄砌玉,為三棟相連的三層樓房,三棟各有三間房,間間有落地窗,樓頂二龍分雕「以明聖德」、「兄弟和樂」,中棟頂樓一間供奉祖先靈位[2]。
義橋仔劉家於1945年時份,闔家從此屋搬離[3]。劉容如的兒子劉存養也隨著父親搬到民雄鬧區[4]。據劉家說法,是因此宅離民雄鬧區遠,交通不便[2]。
軍方誤殺
編輯
1949年,國軍軍隊駐紮劉家古樓[3],該年代,附近的興中國小是國軍來臺灣駐紮據點之一,因兵員眾多,軍人從學校向外溢散到附近廟宇及民家居住[5]。當時民雄鄉間電力建設落後,此洋樓入夜後便漆黑一片[3]。
一次,興中國小員工許江泉在校長室,見到駐紮民雄的營長與校長聊天時,忽然連長進來校長室,報告說一名夜宿劉家洋樓的小兵在半夜看到鬼在窗外飄而不敢睡。營長聽後直斥傳言無稽,叫連長去架設電線和燈泡。隔晚又有疑似鬼影出現,連長情急下拔槍射擊,結果射死一名士兵。[5]
今牆壁留存有多個彈孔[4]。興中國小將許江泉的這篇紀錄收錄在校史裡[5]。劉存養則說是一名半夜上廁所的士兵被誤殺,於此便傳出鬼魅之說[5]。
引人夜探
編輯
劉家古樓水井
義橋仔劉家為避房屋稅便自行將劉家古樓屋頂、樓層拆除,使得建築在風吹雨淋日曬下,加速斑剝景象[2]。離此地不遠處為台一線雙福山段,東側曾是第二公墓、西側為第廿三公墓,讓半夜駛過的駕駛感到害怕,更加盛傳靈異事件是與此屋有關[6]。如傳說是樓房在施工時,施工者於暗地裡在屋子內埋入符咒,導致屋主入住之後常會聽到莫名其妙的聲音和腳步聲,一家人只好棄此而去,搬到其他地方居住[4]。對於此屋像是日本兵夜宿時無故相射、國軍駐紮士兵突然病死、劉家女傭跳入庭院水井自殺等種種傳說,雖都查不到任何事實根據,依然讓劉存養十分無奈[2]。住於鄰旁的族親劉郁彥表示,這些傳說無影無跡,附近居民多年來正常作息,並沒有感受到生活或者對房地產有什麼負面影響[4]。
此屋被以「民雄鬼屋」之名,與大士爺廟、柳相士被譽為「民雄三寶」[7]。每逢時序進入農曆七月,以民雄鄉所在地的學生居多的民眾,會來此探險[8]。1978年時曾引起某財團的興趣,有意投資改成旅館,後因位置偏僻、風險太大遂放棄[2]。民雄鄉公所曾派員來清理雜草、雜樹,後來遊客抱怨環境整理後,反而無「鬼屋」的感覺[9]。
淪為危樓
編輯
劉家古樓因樓板、屋頂全部中空,支撐力不足,九二一地震後毀損嚴重,已成危樓,整修經費在2000年代初時估計一千萬元以上[10]。相較陳實華後代將洋房保存得十分完整、風華依舊,還成為電視連續劇《廖添丁傳奇》場景[1]。
2002年春,民雄文教基金會向文建會提出劉家古樓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構想,欲結合鄉內國家廣播文物館、民雄酒類文物館等景點,串連成一日遊[3]。基金會董事長賴政友在徵得義橋仔劉家劉雲峰的同意後,計畫重新整理洋樓,種植蓮花並設置露天咖啡座[11]。當爭取到經費準備進行之際,劉家後代其中一房反悔否決,整修計畫中斷[1]。
分割出售
編輯
2020年夏,劉家古樓建築持有者之一開始分割出售此房地產,包含建物主體的一部分總共三百七十五坪、每坪開價三點六萬元,總價為一千三百五十萬[9]。